青苗分享 l 走出亲子阅读的误区
古人讲,艺术创作时先要“师古”、“师造化”,之后才是“得心源”。唯有按照这个步骤来,才会真正拥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阅读也是一样,只有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阅读,才能真正感受阅读的美好。不恰当的阅读方式不仅对孩子今后的阅读学习无益,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天性,不如不读。 恰当的亲子阅读能带来良性循环,反之亦然。只有使用了恰当的方法进行亲子阅读的家长,才能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和对孩子的益处;感受到阅读对孩子的帮助后,理念反倒会更清晰地深刻于脑中,然后乐意花时间和孩子亲子阅读。如此良性循环,则可有效推进亲子阅读。 来看看以下亲子阅读中常见的不恰当表现你是否踩雷? 不恰当之一 考试性的阅读 “你看,这是什么?”“告诉妈妈,这是什么动物。你知道的。我教过你。”“想想看,他对不对?”“他为什么这么做啊?” 以上的问题反应出这些大人可能有这样的想法: 第一,阅读就是要知道各种知识; 第二,不问怎么知道孩子懂不懂; 第三,这是互动。 很遗憾,这样的问题把阅读变成考试性的带着紧张的学习了,而不是轻松的阅读游戏了。产生这样的阅读行为的原因在于,大人把亲子阅读中的大人和孩子的关系看成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殊不知,亲子阅读中,大人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分享的关系,如此看待的家庭,才能营造出温馨、愉悦的阅读氛围。 细点说,这绘本本来就是为孩子而生的,家长不过是帮助写书的人把这个故事传递给孩子,所以,绘本的亲子阅读,应该是分享阅读的快乐。而不是通过这个绘本即时的考核孩子懂得多少。 考试性阅读的坏处多多。 首先,从你口里问出的这些问题,大多是你想要孩子知道的,很可能会破坏这个阅读的连贯性和孩子沉浸书中的情感体验。 其次,你问了问题,对孩子的思维发散性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因为你看问题的角度本来就定性了,提出的问题也很单一,没有听到问题的孩子,可能看到画面就会天马行空地理解和思考。 最后,不恰当的问题提多了,孩子答不上来或者感觉无趣,孩子就会产生阅读焦虑感,并演变成拒绝阅读。 不恰当之二 点读字的阅读 点读字来阅读,大概是出于我们的本能的阅读行为了吧,不点着字怎么读啊?再者说,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认字。 我们认为在认字敏感期到来之前,点读字的阅读是不恰当的。阅读的眼动研究发现3岁及3岁前的孩子无论在有大人陪伴下阅读还是没有大人陪伴下翻书阅读,他们对文字都没有兴趣,他们都从图画里搜索信息。也就是说,大人点读不点读对幼儿来说都无意义。 因为绘本对孩子的意义在于那些会说故事的图画,孩子的形象思维被那个具有情节的图画带动,他们自由徜徉,然后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去关注角色,关注他们在做什么,图画里有什么好玩的。这才是孩子的阅读,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慢慢得到培养。不要背离孩子的心理去执着于那几个字的认识。 当然,到了认字敏感期的时候,孩子指着字很想知道,这是什么字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图文结合和孩子玩起认字,认句的游戏。 不恰当之三 道理归纳的阅读 几乎所有家长,都很难克制在共读的末了,跟孩子说:“你看,这个故事想说的是……最坏的是……妈妈希望你做的是……”这样的话。 这样的道理归纳是否过早的让孩子不能本真地吸收阅读的童真意味?那个光屁股的大卫、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兔子、顶着嗯嗯去找别人算账的小鼹鼠,这些让全世界孩子都喜欢的角色难道还要一个老师或家长来毫无趣味地摆出讲道理的架势说明,这些都是不对的? 简单说来,我们声情并茂或者娓娓道来地把故事演绎了,孩子的阅读就完成了。画蛇添足的追加那些大道理,小孩听不懂,大人反感。 不恰当之四 独自翻书的阅读 我们家里的书他都不看!带着这样的控诉的家长通常的做法是把书交给孩子,自己做别的事情去。要达到真正意义的独立阅读,必须要度过一个“共同阅读”的时期。 这个没有哪个孩子例外,有人做过这样的差异化研究,有父母陪伴的阅读和没有父母陪伴的阅读,前者的孩子爱上阅读,建立阅读习惯可能更容易。 这不是吸引孩子眼球让孩子无法自拔的电视,你放着他看,你离开就可以。如果孩子能有一个亲子陪伴的共同阅读期,并且坚持的越好,间断性越短,那么孩子就越容易自主独立阅读。而阅读的力量也会在孩子的小学、初中以及将来体现得淋漓尽致。 15条简单建议让孩子爱上阅读 基于以上所说的不恰当的阅读给孩子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看来,不恰当的亲子阅读还不如不读,保有孩子的天真无知或许更好。那么有哪些好的亲子阅读建议让孩子爱上阅读呢?下面整理出15条简单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1. 不要把陪孩子一起读书仅仅局限在睡前时间。给孩子读上一本书同样是一天新生活的好开始。对于小孩子而言,给他读书讲故事,有助于睡个舒服的午觉;对于大孩子而言,在他放学回家后,和他一起读书,也是一种让孩子放松的方式。 2.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看到你在阅读。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相比一遍又一遍的说教,不如自己做个示范。 3. 手头上总是放上一两本书。这样你就可以在那些碎片化的时间,给孩子讲个故事,而不是让孩子玩手机。 4. 不要把读书,视作对孩子的一种惩罚方式。要让孩子明白,读书是一种自律,它们既不是总是快乐的,也不是总是痛苦的。 5. 经常带孩子去家附近的图书馆或者书店,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选择。 6. 带孩子参加读书会。不是所有的读书会都是针对大人的,有些书店或者出版社也会组织儿童专场。 7. 给孩子读你小时候最喜欢的书,这样你们可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8. 参加或者自己创建一个读书俱乐部。帮助孩子用阅读将身边的小朋友们聚集起来,大家可以一起读书,一起讨论。 9. 教育孩子要善待书籍,不能乱扔乱放,更不能撕书。 10. 选择那些能激起孩子共鸣的书,比如书的主题和孩子的生活比较接近,或者选择孩子最喜欢的话题。 11. 没有必要把整个故事或者章节讲完,留点悬念。不仅仅是电视剧的专利,也同样适用于小孩子,他们会迫切想知道接下去发生什么。 12. 把书带入你们家的节日传统中。比如儿童节的时候,给孩子准备一套他最喜欢的卡通书;而在建军节的时候,给孩子一套军事题材的书。 13. 确保孩子可以很容易的拿到家里的藏书。把书放在较低的位置,在各个角落里都散放一些,这样孩子可以随时随地的读书。 14. 创造机会,让孩子给其他人讲故事或者朗读,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可以鼓励大孩子给小孩子讲故事。 15. 选择一些孩子最喜欢的角色相关的书。如果孩子喜欢米奇,那就找一本米奇是主角的故事书。让孩子开心进入读书状态,是最主要的。 本文综合自网络,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